本期导读:一张报纸、一个纸盒、一个饮料瓶……都可能使孩子迷恋不已,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做他们想做的,玩他们想玩的,动手能力、创造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。遇到这种情况,家长的态度、方法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分重要。
生活案例:
最近,家里买了一台洗衣机,两岁半的儿子迷上了装洗衣机的纸箱。他先试探着把纸箱推一推,发现纸箱底向着自己,看不到纸箱的里面。 于是,他转到了能看到纸箱里面的地方。这回,他终于看到里面了!可是舜舜并不满足,他开始拖纸箱,试图往客厅里搬(原来在阳台上,他觉的地方太小了)。拖呀拖呀,他终于把纸箱拖到客厅里,纸箱也自然而然地倒在地上。这下,他可开心了,只见他毫不犹豫地钻进纸箱,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!他在纸箱里爬来爬去,还不时地钻出纸箱,把纸箱推了推,似乎在找一个最理想的位置。
这时,我也来到了客厅,我蹲下身对在纸箱里的舜舜喊:“舜舜,你在干什么?”“妈妈,妈妈,快到舜舜这里来!”听了我的话,舜舜连忙邀请我一起玩。我高高兴兴的钻进去了,可惜身体太大,一大截腿露在外面。舜舜热情的给我想办法。他说:“妈妈,把脚藏起来。”“?弯脚呀。”……我故意藏了这只脚,又露出那只脚,让舜舜努力了一会儿才算完。之后,我钻出纸箱。可是,舜舜根本不想就此罢休,他焦急地叫我和他一起玩。我看见纸箱上有两个洞,于是,又和他玩起打仗游戏(舜舜在里面,我在外面)。我们玩了很久很久。
第二天傍晚,我下班回家,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横在地上的纸箱。原来,舜舜几乎一整天都在玩纸箱。舜舜看见我回来,又邀请我到纸箱里玩,不过,这次他不再说“箱子”了,而称之为“舜舜的家”了。他很热情地说:“妈妈来呀,这是舜舜的家呀!”当我弯下腰,准备再度钻进纸箱时,我发现里面有许多小玩意。有动物玩具,娃娃家玩具,小枕头……“哎呀!这真是舜舜的家!真棒!”我被孩子的天真逗得直发笑,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。那天,我和舜舜又玩了很久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舜舜一直把这只纸箱当成心爱的“家”,直到第五天,纸箱有点瘪掉了。这时,箱子底部还没有变形,可是开口处已经完全塌下了。我问他:“舜舜,妈妈把它搬走了好吗?”舜舜不同意,说:“我还要玩的呀!”看见他对纸箱还很感兴趣,我马上鼓励他:“那你有什么新玩法呢?舜舜很聪明,一定能想出来。”就这样,舜舜开始想新玩法,而且没有多久就想出来了。他把纸箱拖到沙发旁,先爬上沙发,然后再爬上纸箱高的一端,“呼”的一下滑下来,直见他笑个不停,原来他把箱子当成滑滑梯了。
反思:
一个普普通通的纸箱,却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乐趣,这着实令人深思,且值得家长借鉴。事实上,2-3岁是孩子想像发展的最初阶段。孩子喜欢做游戏,他们在游戏中依靠想像不断变换物体的用途,就如舜舜把纸箱当成娃娃的家 、滑滑梯那样,使普通的物体发挥很大的作用。这期间,舜舜妈妈从孩子的需要出发,适时、适宜、适度的支持与引导孩子的活动,使他在想想、玩玩中创造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