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、副主任医师 钱何布
昏迷是指生命体征(呼吸、心跳等)存在而意识丧失,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缺乏反应。昏迷在临床上分为深昏迷和浅昏迷。浅昏迷的病人,有一些无意识的动作,可能还会有用手摸摸头、拉拉被子等,对外界刺激和疼痛尚能有反应;深昏迷病人,没有自发动作,全身瘫软,对外界的一切刺激无任何反应,包括瞳孔反射和角膜反射均已丧失。
另外,昏迷病人在昏迷前期,有两种表现:嗜睡和昏睡嗜睡病人精神较差,动作少,长时间的睡觉,可以唤醒,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,以后又继续入睡;昏睡病人,要给以较强的刺激才能唤醒,回答问题不全面,模糊不清。以上两种情况,虽然不属于昏迷,但往往发展成为昏迷,应该引起注意。
一、昏迷常见病因
(1)脑血管病:多为老年人,发病急,多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脑血栓、脑栓塞、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。还有一种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,这类病人是因脑部某一区域血液供应不足,使脑动脉发生短暂性的缺血而导致昏迷,这类病人发生昏迷,一般短时间内即可恢复。其它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。
(2)脑部感染:由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脑及脑膜的炎症性疾病。如脑炎、脑膜炎、脑脓肿、脑寄生虫病。病人发生昏迷前,有明显的感染迹象,比如发热、头痛、呕吐、颈部抵抗等。
(3)脑部外伤:由于脑部受到暴力打击,大脑出现的一过性功能障碍,有短暂的昏迷,很快可自行恢复,无明显的脑器质性损伤如脑震荡等。但有的因外力打击脑部,出现了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和颅骨骨折损伤如脑挫裂伤、硬膜外血肿等,伤后呈持续昏迷状态。
(4)缺氧性疾病: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、心脏骤停、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时,心脏不能把足够的血液送入脑组织,引起脑组织的缺血、缺氧。患有呼吸道阻塞、肺气肿、肺炎等病人,因为缺氧也可导致昏迷。还有代谢紊乱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肝肾疾病、尿毒病、药物中毒性疾病以及物理性损害如中暑、触电等也可以导致昏迷。
二、昏迷的简单判断
1.突然意识丧失:亲眼目睹病人倒卧于地面或床面;或意外发现有人倒卧于地面或床面。
2.呼之不应:对认识者可直呼其名;对不认识者可呼“喂,醒醒!你怎么了?”
3.捏掐人中穴或/及压迫眶上,看病人有无反应。
4.触摸病人颈动脉有无搏动,通过一看(病人胸部有无起伏)二听(病人有无气流呼气声)三感觉(病人口或鼻有无气流呼出)判断病人有无呼吸。
三、应急处理
1.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拇指压迫病人的眼眶内侧,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,同时注意呼吸、心跳情况。
2.应使病人平卧在平整的硬板上,松解病人的衣领,将病人头部向后仰,并将头部偏向一侧,清除口腔内异物,包括假牙,以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,防止发生窒息。
3.用拇指末端压迫人中穴位2~3分钟。
4.注意保暖,不要随意移动病人。
5.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,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
6.昏迷是意识障碍最严重的阶段,也是病情危急的信号,必须马上送医院抢救,拨打120求救。
7.运送途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。时刻观察呼吸、脉搏和血压。协助医生查明昏迷的病因。